林書豪引起的文化現象:誰是當下勵志人物?

瀏覽數:269 
文章附圖

林書豪教給我們什么?

  “林書豪上演了一出完美的勵志故事,這甚至超越了體育本身?!比A裔球星林書豪在美職籃表現搶眼,一夜之間家喻戶曉,甚至白宮發言人都這樣談論起他,并稱奧巴馬也發表了相同的看法。一時間,他成為了全世界耀眼的明星。

  在林書豪身上,頗有幾分阿甘的色彩:天賦平平,長期被忽略,幾乎沒有任何機會,但始終堅持著一份單純的夢想,終一鳴驚人。

  靠個人努力,終超越自己。這其實是全人類的夢,每個社會都需要林書豪式的勵志人物,在困難與偏見面前,堅持地“跑下去”,直到奇跡發生的那一天。

  回望過去的幾十年,中國社會也誕生過大量的勵志人物。然而,真正屬于當下的勵志人物,卻顯得并不多。那么,從林書豪的案例中,我們將得到怎樣的啟發,如何去建設一個能不斷接續傳奇的大環境?

  作家郝曉輝對記者談了他對于時代勵志人物的看法。

勵志人物是社會財富

  北京晨報:林書豪不過是個籃球運動員,美職籃比他成績更輝煌、水平更高的選手多得是,為什么大家對他如此熱衷?

  郝曉輝:有兩方面原因,首先是他改變了美職籃乃至美國社會長期以來存在的偏見,即認為華人運動能力差,不適合對抗性運動,這個偏見如此之深,以至于大家對林書豪的爆發感到震撼,大肆褒揚,成為勵志人物,這從某種意義上就沖淡了對偏見的自責與反省,這也算是壞事當成喜事辦吧。

  北京晨報:那另一個原因呢?

  郝曉輝:這與美國文化相關,就像馬克斯·韋伯在《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》中所說,現代社會源于重視理財、勤儉節約、為今生而奮斗的價值觀,此前人類沉浸在信仰中,把很多問題交給上帝或來生去解決,用敬畏、崇拜等替代現實的責任與壓力,結果陷入長期的停滯?,F代社會是一個世俗社會,每個人要改變自己的現狀,就要付出努力,所以特別需要勵志人物,他們是刺激人們奮斗的動力源,是一筆寶貴的社會財富。

Cultural Media Design
首頁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案例欣賞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服務介紹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新聞動態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關于我們
品牌咨詢電話:188 1558 8188? 18956783233